大明丝绢案真相:一道数学题引出百万白银悬案当事人被判充军

发布时间:2024-04-14         作者: 产品中心

  电视剧《显微镜下的大明丝绸案》开播了。张若昀在剧中扮演一个有才华的帅哥默默。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发现了一个百年的税收错误,一场明争暗斗的故事开始了。

  在真实的历史上,徽州确实有一位“算术天才”帅嘉谟,破获了一个价值百万白银的悬案。

  关于帅嘉谟的人,记载很少,《万历涉志》就是这样记载的。帅嘉谟,禹臣,新安卫人。很少有心计,沉淀毫芒,精通巧历。...常说:“文不能冠军,武不能冠军,九章勾股,我可以当医生!”(短短几个字勾勒出帅嘉谟的性格,这也是为什么这一个角色在电视剧中经常被称为呆子,一个进入数学世界的人根本不想要别人。)

  隆庆三年(公元1569年),隶属于徽州府新安全的军户帅嘉谟,希望成为算术专家。为了练习算术技能,他回顾了国家税务记录进行计算。在庞大的数据量和各种繁琐的计算方式中,发现了大bug:徽州府每年向南京运输仓库缴纳8780条生丝税,不分为6个县(涉县、义县、休宁县、婺源县、祁门县、绩溪县),而是完全来自涉县。

  电视剧截图古人的税与今天不同,有的是银的,有的必须是实物。早在三国时期,曹魏就率先开创了“家庭调制”,将丝绸和丝绸作为特殊税种,规定每户缴纳“丝绸和丝绸2公斤”。到了明朝,江南的丝织业已经很发达,每年都有丝绸、云锦等指标。

  电视剧截图明朝成立之初,涉县因拖欠夏税9700多块石小麦。为补足所欠税粮,涉县按每亩科丝4元向轻租民田征收,即所谓“人丁丝绸”。虽然《明会典》记载徽州府每年缴纳8780块人丁丝绸,但没有记载应由涉县一县承担。事实上,不仅涉县,其他五县还拖欠夏粮1.7万多块石头,折扣不到3000块。

  这位帅哥嘉谟估计,8780条生丝价值6146两银,涉县独自承担税务,已有200多年的历史,所以算上,多交了126万两银!

  不,嘉靖十四年(1535年),涉县人程鹏、王翔发现涉县单独给税“人丁丝绸”,共计银6146两,而徽州府下其他五县则不用给。这种情况多次报告给徽州府上级——应天巡抚和应天巡抚。由于巡抚和巡抚迅速调离,具体负责官员是其他五个县的人,这件事一直拖到程鹏和王翔莫名其妙地死去。

  隆庆四年(1570年),帅嘉谟写了一篇文章,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考试流程,然后提交给当时的应天巡按御史刘世会和应天巡抚海瑞。这篇文章能成为领导关注如何写请示的典范:

  “元本府递年奉户部勘合,坐取人丁丝折生丝8780匹,原额六县均输,府志可证。然后帅嘉谟打了一张情感卡,这让涉县的税收看起来令人震惊。文章中写道:“南京运输库每年收到20190块丝绸,其中浙江、湖广等丝绸生产区缴纳8501块丝绸;英天等13个政府,只缴纳2905块。徽州根本不养蚕,但要负担8780匹。当地人只能卖粮食,折成银子,从浙江等地回购。这两个程序使成本翻了一番。更何况这个负担如果六县承担这个县的税,比浙江、湖广两司都高,根本不合理。

  电视剧截图除了情感卡,还有政治卡,“世界之道,你呼均平,故事不能平则鸣。”涉县长期以来一直重视赋予,人们陷入了极度的困境。他们在位,准备好了自己的爱,乞求平等。”当时,江南正在实施鞭法,口号是“平等服务,苏解决人民困难”。帅嘉谟两次提到“平等”,将税收纠纷提高到响应中央政策的高度。

  “鞭法”是明嘉靖时期建立的税收和兵役制度,张居正在万历九年向全国推广。各州县的田赋、兵役等杂征总是一个,征收银员合并,按亩转换缴纳。税收制度大大简化,税收征收方便,地方官员难以作弊,进而增加财政收入。

  最后,我们还制定了一个解决方案,“要么按照大明会典的原则,六县按人丁分摊;要么按照徽州府志,六县按田地分摊,折麦、折银、折丝。”领导你看你选择哪一个。

  这篇文章得到了格外的重视。隆庆四年2月初二,巡抚海瑞指示“仰府查议报告”,巡逻按照刘世会指示“请徽州召集六县官员、乡绅、老人等人进行合议。”

  结果,六县中只有最小的绩溪县回复了,强硬的语气也暗示着威胁性的语气,“像往常一样定纳,避免了小民激变的干扰”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最好按照以前来,以免引起民变。

  上面提到,涉县缴纳的8780条生丝税已经纳入南京承运库,承运库的“主管单位”是南京户部,于是帅嘉谟又写了一封陈情,提交给南京都察院的宋御史。

  他为什么要找南京督察院?因为南京都察院的职权中有一个“监收仓储”,所以关心承运仓的情况完全是专业对口。

  在都察院的介入下,南京户部向徽州府发出咨询文件,要求地方政府处理相关事件。

  咨文一到徽州就没有水花,帅嘉谟也遭遇了杀生之祸,只好带着家人逃回老家湖广江夏县避祸。

  在徽州府其他五个县看来,这个税已经交了200多年了,怎么能说加就加呢?这个税该不该交,谁说了算?黄册。

  黄册相当于一个数据库。它以家庭为单位,详细登记了每个家庭的人员数量、籍贯、姓名、年龄、土地、房屋和资产。它是政府向人民征收服务的基础。它的编制、验证和执行都很严格。黄册能够准确的通过每个家庭的人口、田地和其他数据清楚地了解每个家庭应该缴纳多少税和服役。黄册作为原始数据,是最有力的证据。

  在朱元璋的命令下,来自全国各地的黄册被放在后湖(今天的玄武湖)。虽然玄武湖现在连门票都没有,但在明朝,这里是禁湖。有人日夜巡逻。沿湖有36块边界纪念碑,告诉你免费闲人。

  为了公平起见,徽州府组织了一个调查组,包括涉县代表想减税,五县代表想加税,互相监督,一起去查黄册库。

  他们想要找到的证据可以追溯到洪武14年(1381年)创建的第一批黄色书籍,但这些文件已经存储了近200年,直到万历4年(1576年)。文件中有许多缺陷,最重要的数据已完全丢失。

  关键人物出现了,南京户部迎来了一位新书殷正茂,他的祖籍是涉县。在首辅张居正的支持下,殷正茂再次翻出丝绸案。

  看看朝廷历史版计划的变化。虽然总结起来只有几行,但真实的情况要复杂得多。你能想象力量的计算和各种逆转。

  2、万历四年版,涉县继续单独缴纳丝绸税,其他名称减少5000多两个差额,由五县分摊,五县不满意。

  3、万历五年版,涉县继续独交丝绸税,朝廷将分摊差额降至3000多两个,五县人闹事。朝廷又降到了2000两个,但五县还是不满意,因为五县要的不是降,而是零。

  4、万历六年版,涉县继续单独缴纳丝绸税,五县不需要分摊差额,而是由徽州府覆盖,用料价银和军需银填补漏洞。然而,这些收入并不是每年固定的,所以它们已经好几年没有实施了。

  5、万历七年来出现了最后一个版本,兵备道主动“背锅”。这时,海禁已经解决,负责整顿兵备的兵备道慢慢的变成了一个闲置的岗位。他愿意拿出一笔不合理的金衢道来解决池州府的工资银,做这个顺水人情。

  也就是说,涉县仍然承担丝绸税,他们减少的差额用徽州府军需银和金衢解决了池州府的工资银支出。

  但是,是的,但是涉县的丝绸税问题真的解决了吗?《万历涉志》里有一段关于丝绸税的记载,只要溜出八个字就能看出来,“除了丝绸之外,还要抽税”。

  一般来说,涉县的丝绸税是通过不同的税收来抵消的。如果征收不足,必须分配给涉县人民。为了抵消丝绸税,在原船税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税,这是一项非常苛刻的税收,但没有办法抵消丝绸税。

  持续了九年的丝绸税案,结果并没解决涉县丝绸税带来的疲劳。据民国时期《涉县志》记载,涉县船税、茶税、官祠租金等银行抵消丁丝绸税的纳税方式一直持续到太平天国时期。由于战争关系,田亩受损,无法征收这些抵消丁丝绸税的纳税。

  电视剧截图就在万历三年,丝绸税被重新提及的同时,3月初九,时任徽州府知府的崔孔欣要求逮捕帅嘉谟。逮捕他的原因是他认为帅嘉谟背后有使者,所以他应该以身作则。

  一个月后的4月初十,即将被逮捕的帅嘉谟正大光明地向徽州府写了一篇演讲,重述了“人丁丝绸”的原因和后果,并解释了他为什么逃离其他省份。(我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)

  万历五年,当朝廷将分摊差额降至3000多两年时,帅嘉谟感觉自己“为人民请命八年”,给自己买了一副冠带。涉县人民“听说帅嘉谟从北京回来,涉县士民欢迎指导,夸耀各县”。这也引起了五县的激变,各县的知县、乡镇太监和生员都卷入其中。

  他利用学院作为“议事局”指挥这次抗议活动,请县里的绅士和老人商量。占领学院后,筹集资金,召集100多人上街抓公差,在县市街道上树立“以户部为户,以涉人为私”的旗帜,指向殷正茂。

  电视剧截图兵备道奉都院宪牌抓帅嘉谟以平民愤,但和万历三年一样,没有下文。

  当朝廷将分摊份额降至2000两时,也审判了“激变”主谋者。我只摘下了帅嘉谟和程任卿。

  万历六年初做出最终判决,程任卿被认为是“以欺众无利之徒,变成犯罪作乱,建旗张局,召号人数超过万人,束缚官员,侮辱官员,陆梁人不一出,造飞言于路,江、浙、闽、广也各惊心动魄。在公墙上破坏禁令,山泽鲁阎几为解体。”处以“斩监候”的重刑。

  在涉县以外五县的压力下,徽州府没有执行死刑。程任卿在狱中联系了徽州府的官员和五县的朋友,收集了围绕丝绸案件的大大小小的文件,汇集成册,编成《丝绸全书》,成为后人研究人员丁丝绸纠纷的中心史料。

  电视剧截图有趣的是,程任卿在监狱里呆了20年,不仅没有被处死。因为他的同乡为他辩护,他可以减刑充军。后来,他因为守边的有功授予,把总统带回了家乡,把程任卿纳入了婺源县志的义行。

  然而,几十年后编纂的《万历涉志》将军嘉谟放入《良民传》中,给予了“以匹夫而尘万乘,以一介而敌五邑之豪,以一朝翻百年之案”的好评,也称他为“壮夫”、“侠士”。